Where Why How When Who What
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◆
Where
Why
How
1.鱧腸的頭狀花序,不同於菊科常見的筒狀頭花,它有鐘型的總苞,像淺盤的花托裡,盛裝著兩種型態的小花,周圍是兩層的白色舌狀花,中央則聚集數十朵的管狀心花,心花白裡泛綠,綻開時裂為四瓣,抽出四枚黃色花藥,讓蒼白的花容瞬間有了生氣。
2.小花凋謝後,子房長成一顆顆到角錐狀的翠綠瘦果,成熟時變為棕黑色,這時整個花托就像一枚迷你蓮蓬,所以鱧腸也稱作『蓮子草』、『旱蓮草』。鱧腸的種子不像常見的菊科草類具有冠毛可以隨風傳播,但卻可漂浮在水面上,因此喜歡生長在潮濕環境,藉著水流散布各地。有趣的是,鱧腸若生長在水源充足之地,其植株會向上直立生長,但若長期缺水,它會貼地生長,以減少水分喪失。
3.有關裡常獨特的黑色汁液,相關的民俗或藥用傳說很多:『主治血痢,針灸瘡發至出血不止,用鱧腸草敷上,立刻止住』、『用草汁塗眉髮,可讓毛髮長得快且多,能使鬍鬚、頭髮變黑』等等,而古代平埔族婦女也常以鱧腸汁液塗黑牙齒,為傳統習俗,黑齒為美。原來,鱧腸含有鞣質,即所謂的單寧酸,具有收斂作用,能夠沉澱蛋白質,保護黏膜,進而止血。所以流鼻血時,或許可以揉些鱧腸的草葉來止血,只是止血後卻成了黑鼻孔。
(單寧酸分子式 資料來源)
When
Who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